一、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情况
课程负责人魏军,副教授,教育学硕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讲《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等课程,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主持课题4项。《学前教育史》优秀课程除负责人外,还有团队成员3人,其中周智慧老师为学前教育学博士、教授,王萍和许军老师为硕士、副教授。团队成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学前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该团队的学缘结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2人,西北师范大学毕业1人,东北师范大学毕业1人。师资配置合理,各结构整体比例适中。
二、课程基本情况
《学前教育史》课程自从2005年学前教育专业开始招生以来就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第一版的培养方案中主要是《中国学前教育史》的基本内容讲授。随后在2008版的培养方案中开始改为《中外学前教育史》,在内容讲授中加入了外国学前教育史的基本内容,这一基本内容一直持续到现在。在2010年到2011年期间,学前教育史作为全校的开放课进行了两轮的开设。在2011版培养方案、2014版培养方案和2015版的培养方案中一直涵盖了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基本思想和发展变迁,只是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和课时的增减方面有所变化。从2014版的培养方案开始,课时从以前的54课时减少为36课时,之后在2015版的培养方案中减少为32课时,主要是为了适应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和过程性评价的指导思想。
在教材的使用方面,从最初的中国学前教育史(唐淑,钟绍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后来更新了教材,使用了中外学前教育史(陈文华,科学出版社,2011),在14版培养方案之后我们使用了学前教育史(唐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随着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变更对教材进行了即时的更新,以期对学生就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提供权威的、适应学生的基本内容。
三、主要特色
1、学前教育史是一门知识性和理论性并重的课程,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史实与背景、人物的结合,史论的结合,历史感知中真实与有趣的结合,现实反馈中逻辑与有用的结合。
2、过程性评价。本课程通过过程性评价,在学生以小组和个人的结合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的积极结合与参与,以学前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思想为主线,做到了制度与思想的并重。
四、主要成果
《学前教育史》2017年新获批为包头师范学院校级优秀课程,优秀课程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继续执行已有教学模式“精讲理论、总结反思”的前提下,突出课程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在讨论中尽量做到“激励兴趣发现自我、找出不足共同提高”的目的。
2、评价方式的改革:积极推行“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理念,尤其是就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和创新,最终提升学前教育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不是流于形式,原地踏步。
3、教材的建设:争取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的讲义,同时实现对现有使用的教材进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