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贤,女,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199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社科系,现为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硕士生导师。自治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一、信守职业信条: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作为己任,信守职业信条: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教学!30多年来潜心教学,精益求精,注重师德,学风严谨,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学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而饱满的情感,以亲切而充满激情的教学增益自身行为的美,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进行换位思考,充分认知学生解读学生。
把学生看作与教师一样有独立人格,具有自己的志向、智慧和性格的人。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言行的看法和态度,以便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二)学会倾听,让他宣泄
大学生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和困惑,需要排遣、倾诉,多年来作为心理系的老师,向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一个信息:我是值得信赖的,我愿意听你倾诉,我会和你一起分担。为此咨询工作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称赞。多年来,每逢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与心理系学生义务为全校学生开展相关活动。目前5.25心理工作坊已成为标志性活动。
(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思与思的碰撞
教师不能选择他的学生,但他有责任让他的学生在教学的生命土壤上茁壮成长。课堂是知识的汇集、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的场所,我与学生在情感上的双向交流大大缩短心理距离,实现了精神、思想的相知。
30多年的教学中,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公共关系心理学、心理学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统计等等课程。长期以来为了适应学生课程学习的需求,在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不断尝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加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程度,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过程性评价实施以来,《人格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评”一体化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获得学校一致好评,并多次为学校教师进行示范。
二、获奖与成果
(一)教学奖励
1.《教育学》(主编)2005年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入围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
2.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
3.《构建教学团队,推进教育理论课程的改革,服务基础教育》2013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4.2014年校级名师;2014年质量工程优秀教师。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2015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专著与教材
专著:《走进教育研究——理论与案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8)
主编教材: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5);
《教育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8;2009年版);
《学校教育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2014年入选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三)论文与课题
发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规矩’》 ;《城乡结合部‘全托生’关爱机制构建的探索——以内蒙古西部区包头地区为例》等代表性论文。主持“地方师院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探索;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包头市中小学课题成果推广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等省部级、市级课题。
三、学生、同行评价
刘老师最令我崇拜的是她独特的思维方式、幽默的言语表达。
仰慕你的博学,佩服你的智慧,更喜欢你的纯净与真实。
老师进课堂总是面色平静,当然还有一丝神秘的微笑。我浮躁的心看着老师就慢慢静下来了。
老师总能从学生的角度着想,老师和我们虽然有几十年的“时差”,好像没代沟似的,超级喜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