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青年教师的言语表达与运用能力,7月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开展了青年教师演讲技能培训活动。培训共分三部分:一是青年教师分享观看“我是演说家”的感受;二是李芳院长进行“如何撰写演讲稿”的讲座;三是启动“教育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演讲资料汇编”的编写工作。
本学期教育科学学院的青年教师按照既定任务,观看了至少5个“我是演说家”的录像,并撰写了“我心目中的好演讲”的心得体会,樊荣、王丽杰、张思秦等教师在培训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李芳院长围绕演讲稿的四个关键词进行分享,对演讲的现场、观点、语言、故事做出了详细阐释。首先,演讲要注重现场感,通过恰当的交流语体与情绪修辞来凸显演讲的特质。在交流语体上,要分析听众身份,讲听众关心的话,讲真诚的话;用好“我们”、“你们”、“咱们”;处理好对群体说话和对个体说话的语气等;在情绪修辞上,要做到态度明确、不含混;注重语言的力度和情绪因素;突出语言的鼓动性等。其次,演讲的观点要聚焦且具有创新性。要本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聚焦于一个观点,决不能发散;要努力追求观点的创新性,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三,一定要有好故事。好的演讲稿都套嵌着新鲜的动人故事,吸引他人注意的最好方式只有讲故事,不讲故事的演讲一定不是动人的演讲。第四,演讲稿的语言应该兼具论说体和美文体。演讲稿的语言不仅要简明严谨,逻辑性强,而且要优美动人、生动活泼、情真意切。在整个讲解的过程中,李院长紧紧结合优秀的演讲案例,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在讲座的尾声,李芳院长总结了撰写演说稿的整体架构,并鼓励青年教师尝试撰写演讲稿,学会表达,勇于表达、善于表达。
最后,李院长提出了11个常见选题,按照一人一题的方式要求青年教师在假期期间完成资料汇编的任务。
此次演讲培训,加深了青年教师对演讲的基本认识,激发了教师们的演讲热情,为今后进一步提升言语表达与运用能力,更好地胜任教师职业奠定了基础。(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