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按照学校团委安排,8月19日至23日,教育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直属队的90名同学分为7个活动小分队,赴包头市青山区6个社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袁秀利、团总支书记方丽慧、辅导员王璐然、张思秦、樊荣参与并指导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3个小分队和4个小分队分别针对3-6岁和6-12岁的小朋友们进行服务,在实践开始前,每个小组的同学对教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讨论,并购买了课程教具。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同学们尽量把课程安排的既有趣又充实,为小朋友们依次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讲故事、折纸、超轻粘土、绘画、音乐以及一系列有趣的拓展体育活动,目的是为了使小朋友们能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的得到训练与成长。因正值暑假,针对6-12岁的小朋友,同学们将学习与娱乐相结合,首先对于孩子们的暑期作业进行了辅导,答疑解惑、查漏补缺;然后进行了体育游戏,如大树与松鼠、丢手绢、手脚并用等,极大的丰富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
万事开头难,刚进入基地实践,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们,面对新工作,同学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个别社区参与活动的孩子较少,老师较多,同学们立即进行分组,调整教学计划,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同学们由于没有独立讲课的经验,对上课的流程有些生疏,同学们每晚都集体讨论,彼此出主意,积极备课。经过两天的锻炼,后期授课能力明显提升,得到社区负责人的好评;因个别社区孩子较多,在户外体育运动中出现不听指挥、管理不当的情况,无法有效维持现场秩序,但是同学们相互配合,发挥出最大的热情和爱心,随着活动的继续,小朋友们开始慢慢配合,保证了户外活动的有序进行。
五天的实践转瞬即逝,同学们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对教育事业的极大热情,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入,寓教于乐,开展了全面多样的教学实践,为小朋友们贡献爱心,彰显了教育科学学院的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通过实践,同学们学会了分工合作、交流经验、和谐相处,同时也将书本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真正的实践中去,增加了教学经验。实践结束后,每一位同学都深有感触、收获颇丰,相信此次活动将为同学们日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教育科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