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包头师范学院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基地举行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李海丰出席了本次会议。科技处处长董贵成、副处长刘翠芬、教务处副处长赵明宇、《阴山学刊》主编张伟教授、文学院王素敏教授以及教育科学学院领导以及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基地的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特邀了国内知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泉根教授、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昆明学院王昆建教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张锦贻教授、内蒙文联副主席那顺先生、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仁钦·道尔吉先生、包头文联主席安泰先生等。
会议由教育科学学院胡利军副院长主持,李海丰书记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会议研究通过了《2011-2013年包头师范学院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草案),并就现阶段进行蒙古族民间童话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蒙古族民间童话多维研究的研究思路及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对包头师范学院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基地的工作予以肯定,并且对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张锦贻教授认为,这次虽然是小型研讨会,但意义非同一般,它是自治区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由高校专门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文学发展史上将是不可磨灭的一笔,基地将蒙古族民间童话作为研究的起点是非常明智之举。王泉根教授认为,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基地的现状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领导重视、投资有力、目标明确、思路科学。那顺教授建议基地发展的目标应进一步调整为:面向全国、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并针对全区范围内的蒙古族民间故事抢救工作做了系统介绍。王昆建教授认为,蒙古族民间童话的研究应该抢救与研究相结合,传承与开发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将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与基地年度活动的部分内容结合起来,争取两条腿走路,达到课程建设与基地建设资源共享。
27日下午,王泉根教授还为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进行了“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讲座。
本次会议历时一天,是我区首次就蒙古族民间童话研究召开的规格较高学术会议。它不仅对于基地自身的的发展壮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推动全区乃至全国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的研究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